WEDCV155VD5RRV515DV |
內容簡介
獨創「短時高效」健身法
25組肌肉訓練 × 10組有氧運動 × 增肌減脂5日健身計劃
利用徒手訓練+彈力帶等工具輔助,就能達到上健身房的鍛鍊效果
本書作者Dasol媽在結婚前是一名專業的健身教練,一直保持良好的體態,但和許多女生一樣,在歷經懷孕、生產、產後,身心都面臨很大的變化與挑戰。為了在忙碌的育兒生活裡,重新找回身體線條與樂觀自信,設計出一套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健身計劃,以最短時間達到最大的鍛鍊成效,找回健美曲線。
◎Dasol媽獨創,「短時高效」健身計劃,居家也可練
1.徒手簡易訓練法,雕塑各部位肌肉
‧鍛鍊翹臀 ► 橋式運動:躺姿腳踩地,將臀部抬起,啟動臀大肌。
‧緊實胸肌 ► 手肘上抬:雙手在胸前併攏,吐氣上抬,訓練平常鮮少運動到的胸肌。
‧打造美背 ► 闊背肌下拉:雙手向上伸直再彎曲,使背部肌肉收縮、讓肌肉彈性緊實。
‧修飾手臂 ► 曲臂支撐:坐姿,手放在腰側撐起身體使臀部離地,鍛鍊三頭肌。
2.彈力帶、水瓶輔助,提升訓練強度
‧用彈力帶增加阻力,同樣的動作讓肌肉需要花費更多力氣,有助於練出肌肉線條。
‧用水瓶增加負重,重量增加可以提升運動效能,每個動作消耗的熱量會更多、燃脂率更高。
3.超有感5+2健身計劃
每天5組肌力訓練+2組有氧運動,持續五天的健身計劃,就能有效率的鍛鍊出線條。
◎適用對象
1.想要增肌減脂的小資女:想讓自己看起來身形更結實、完美,按照Dasol媽的健身法step by step跟著練就能打造理想身材。
2.想要產後快速恢復的媽媽:擔心產後身材走樣、肚皮鬆垮,這套快速有效的健身計劃非常適合要照顧寶寶又要工作的忙碌媽媽們。
3.純粹就是想減肥:不論是先天或後天肥胖,只要有心就能瘦下來!和Dasol媽一起動起來,把運動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努力堅持下去,身體一定會給你最好的回報!
◎ 特別收錄
1. 增肌減脂料理:瘦身時期該怎麼吃?增肌時該吃什麼才對?攝取身體真正需要的卡路里,兼顧營養均衡。
2. 解答疑難雜症:不想氣喘吁吁,可以不做有氧運動嗎?汗流得越多、運動效果越大?什麼時候做運動最好?不小心貪吃或吃了消夜,怎麼補救?健身者與瘦身者的常見問題,一一解答。
3.打造健康習慣:從飲食、運動到每日的生活習慣,仔細提點,打造健康有活力的體態與生活。
本書特色
1.內容涵蓋多元且完整:本書包含正確健身運動觀念說明、分部位動作解析和漸增強度訓練法、分級計劃表、食譜、健身Q&A等等,內容十分全面。
2.大量圖解+詳細解說:健身動作step by step全部圖解,一目了然,動作簡單,非常容易上手,實用性強。
3.分級與實用性訓練計劃表:根據初學者與中高級者的劃分,每天制定不同的健身及有氧動作,如同專人量身為自己打造鍛鍊計畫一樣,跟著練就能達標。
好評推薦
健身教練Annie (ACED FITNESS UK 執行長兼教育總監)
作者介紹
崔寶瑛
婚前為瑜伽講師與私人健身教練,婚後因為一場車禍,造成頸部、腰椎受傷而長期住院。在懷孕、生產、產後調理的過程當中,因為極度的疼痛而罹患月子病和憂鬱症,每天都生活得很艱苦。
爾後,在忙碌的育兒生活中,希望可以運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運動效果,因而開始尋找最有效率的運動方法。
目前結合瑜伽、皮拉提斯、健身等運動,以有效刺激肌肉並將運動效果極大化為目標,持續開發、製作「Dasol媽的居家健身」內容。
【學歷】
誠信女子大學體育系第一名畢業、誠信女子大學運動心理學碩士
【經歷】
‧2005年參與國民體育振興公團新千年健康體操宣傳VTR,並擔任講師
‧2006~2009年參與KBS1台新千年健康體操
‧參與KBS1〈什麼都能問〉、MBC〈今天晚上〉、SBS〈Two Day〉、健康朝鮮TV〈偉大的遺產〉、SBS〈Morning Wild〉、《柯夢波丹》、《ELLE》、《Golf for Women》等媒體與雜誌拍攝
‧君悅酒店健身指導教練
‧東德女子大學模特兒學系講師
‧Bally Total Fitness私人健身教練
‧現任「新世界學院」文化中心外聘講師、Need Pilates代表
譯者簡介
陳品芳
政大韓文系畢,目前為兼職譯者。因為喜歡閱讀而開始翻譯,持續磨練、增進翻譯實力,也期許自己不忘初衷。譯有《一日一角落,每天15分鐘,無痛整理術》《好吃蓋飯》、《10分鐘做晚餐》、《雜貨風色鉛筆練習手帖》、《滾一滾鬆筋膜,天天零痠痛》《少油.超美味,氣炸鍋料理》等。
目錄
PART 1 Dasol媽的運動與菜單
不復胖,十個一直瘦的飲食習慣
想要長肌肉,健身後一定要休息!
運動,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
正確攝取熱量,瘦得更健康
瘦身餐怎麼吃
Dasol媽的身材管理祕訣
用一般的飲食來減重
PART 2 Dasol媽的自我訓練法
居家訓練的準備
Dasol媽的瘦身訣竅
Dasol媽的訓練規律
暖身
初期伸展
暖身運動(WARMING UP EXERCISE)
中期伸展
1短時高效運動
‧臀部運動
‧下半身(臀部)運動
‧胸部運動
‧背部運動
‧手臂運動
‧肩膀運動
‧腹部核心運動
2伸展拉筋和緩運動
3輔助工具強化訓練
‧阻力環
‧瑜伽滾輪
‧彈力帶
‧8字彈力帶
‧瑜伽環
‧瑜伽伸展帶
4日常生活中的健身法
一睜開眼就能做的床上伸展
邊煮飯邊運動
打掃時的運動
在走路時,順便燃燒熱量
SPECIAL PART 《進階篇》Dasol媽的高強度訓練
1 Dasol媽的333腹肌運動
2 Dasol媽的高強度間歇訓練
3雙人運動
4高強度伸展運動
常見Q&A
短時高效5日健身計劃
後記 創造自己的美麗
序
讓自己自信滿滿的站在鏡子前
妻子、母親、女人。
這是我一輩子不會改變的頭銜……
我既是別人的太太,也是一位母親,更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但現在我所擁有的,更是持續努力的「運動的母親」這個頭銜而已。
為了讓日常生活更健康,我透過這些時間的努力,讓自己擁有現在的身材。在懷孕跟坐月子期間,「產後癢疹」與嚴重的「月子病」使我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體重過重跟肌肉量不足,也使我的骨頭疼痛,再加上嚴重的產後憂鬱症……,那段時間完全無法自己完成任何事情,只能依靠他人的力量,而這樣的現實也嚴重打擊了我。雖然很想出去外面呼吸新鮮空氣,但骨盆的嚴重疼痛,讓我的腰部和頸部都受椎間盤突出所苦,連走路都有困難。再加上非得要我抱著才會停止不哭的孩子,為了這個我必須要保護的小生命,讓我決定「找回健康」。
養過小孩的人都知道,時間非常不夠用,運動計劃這種東西根本是奢侈,但也因為這樣,所以我便設計出短時間內就能獲得最大成效的超有效徒手運動計劃。(各位也可以在不上課的情況下,讓自己擁有一副好身材,因為最了解自己身體的人就是自己。)就像我們每天都會吃三餐一樣,只要把運動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來享受就好。愉快地度過每一天,不知不覺間就能夠讓自己的身材愈來愈好。
不要像成天臨時抱佛腳,考試結束之後就把課本內容全部忘光的學生時期一樣,放慢腳步,運動的時候好好專注在自己的身上。聽聽自己的呼吸聲、感受一下骨骼跟肌肉是如何運動的。慢慢地累積每一個寶貴的時刻,肯定能夠擁有一副美好身段。
我會持續夢想著能夠自信滿滿地,以魅力十足的模樣站在鏡子前面,並誠心地為各位加油。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070892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7 x 23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
剛剛過去的3月16日,是臺灣作家林奕含的生日。不少讀者和網友這兩天在網絡上發文紀念,如果她還在,她應該已經29歲了。但她已經離開我們三年。這三年間,曾經糾纏她的那個問題:文學究竟是不是一種巧言令色?也纏繞著更多讀者的思緒。而在同一年,我們也失去了另一位青年作家胡波。他們身後留下的創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與《大裂》《牛蛙》也成為近幾年少有的進入公共討論、進而留在公共文學記憶中的重要作品。 但是,我們忍不住要思考這樣的問題:真誠的文學創作,為何需要付出這樣沉痛的代價?當下的文學作品,為何越來越缺少這樣直擊人心的力量?似乎在文學界,這樣的感嘆也不是新鮮事。 究其原因,論者往往將問題推給讀者或時代,然而,除了寫作者本身的能力,以及老生常談的「娛樂至死」、「純文學讀者減少」等因素之外,文學秩序固化以及批評家失職也是不可迴避的原因。 當然,一部作品能夠進入公共討論或留在公共記憶中,不代表它必然就是好的文學。它們之間有著複雜又微妙的關係,投入當下,也不必然是庸俗。有些文學是為後來者準備的,但有些文學服務於此刻。但重要的是,它們首先必須要是真誠的。今天的文章,作者探討了文學秩序的固化、批評家失職可能帶來的問題以及由此所帶來的爭議,這些思考並非一定縝密而精準,談及的觀點自然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但我們相信,對於當下的文學創作與閱讀來說,這些探討仍然是必要且有益的。 撰文 | 宗城 1 通俗文學依然受歡迎, 與大眾產生隔閡的是「嚴肅文學」 在過去,文學作品一度承載著啟蒙大眾、喚起公眾討論的功能,例如魯迅的《狂人日記》、茅盾的「蝕」三部曲,還有王小波、阿城、王朔、金庸等人的小說,都對公眾尤其是受教育的青年人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然而在現在,我們難以找到這樣的作品,能夠超越純文學圈子,真正在大眾引起共鳴,而有驚喜者,如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胡波的《大裂》,也往往要藉助意外事件(作者之死、電影得獎),才能泛起難得的波瀾。這是作者的無可奈何,也是今日文壇值得探討的命題。 當批評家擔憂文學作品退出公共記憶,他們的憂慮對象主要在嚴肅文學領域。實際上在新千年以後,通俗文學在市場依然很受歡迎,尤其是近年來火熱的網絡小說,攜影視改編潮流,早已是青年人娛樂生活的重要組成,如《將夜》《九州縹緲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作品,都引起廣大讀者熱議。但嚴肅文學的確有和大眾絕緣的傾向。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照,電視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開播後引發收視熱潮。 嚴格來說,在《白鹿原》《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它們集中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進入公共記憶的文學作品的數量就有所下滑。除了《三體》《繁花》《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等少數作品,近二十年來常居暢銷榜單的新人嚴肅文學作品,其實並不多,更多的反而是老面孔回潮,比如張愛玲、汪曾祺、王小波、楊絳等作家,銷量十分穩定。 當然,這並不是在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優秀的文學作品就斷檔了,銷量、話題度顯然不是衡量文學質量的標準,純粹從文字技術上看,不少當代作者並不遜色於余華、陳忠實,但為什麼後者的嚴肅小說能在公共記憶中激盪良久? 一種簡單的思路,把文字歸咎在作家身上,比如認為作家偷懶、才華不夠,或者批評作家不關心現實。但真的是這樣嗎?從近兩年的作品來看,關心現實的作品不說井噴,但也並不少。比如《冬泳》《仙癥》對東北下崗潮的切入;《霧行者》對當下文學困境、一種集體荒蕪情緒的思考;《借命而生》對上世紀九十年代下海潮的回憶;《景恆街》里的當代都市青年奮鬥群像;《楊天樂買房記》里的北京買房經歷,都是可以觸發大眾情緒的點。 其中尤為有影響力的是東北文學熱(批評家黃平稱為「新東北文學」)。從電影《鐵西區》《白日焰火》,到小說《冬泳》《平原上的摩西》,再到紅極一時的「神曲」《野狼disco》,轉眼之間,東北文藝成了新的時尚,這其中,對東北文學的討論度,近乎成了文學界的半壁江山。飯局裡時不時有人問,你對東北文藝復興怎麼看?或者就雙雪濤、班宇、鄭執等人的小說聊起來,媒體也來湊熱鬧,把這三位作家統稱為「鐵西三劍客」。 ... 為什麼東北文學成了新的時尚?對東北文學的命名和相關的作家歸類合理嗎? 針對這個問題,不少評論家發表了看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兩種聲音:一種是認為東北文學是為沉默者發聲,因為它書寫了失意的人群,感人至深,所以引起共鳴;另一種來自於批評家張定浩。張定浩在接受《三明治》雜誌採訪時說:「很多東北敘事,比如班宇的書籍受到追捧,多是因為很多讀者生活在一二線城市,他們更希望看到一種陌生感的經驗,但這個經驗並不代表『好』。面對自己不熟悉的書寫,我們往往對其降低文本上的要求。」 其實,東北文學的走紅,或者說「東北敘事」的走紅,並不是因為陌生,而恰恰是因為熟悉。準確來說,是我們的媒體、電影這幾年,已經建立了固化的、熟悉的東北印象,那些大雪紛飛的夜、下崗的職工、凋敝的群像,迎合了人們對東北的想像。正是因為市場已經生成了這種熟悉的「異域風情」,才有了所謂的東北文學走紅。 東北文學的走紅嚴格來說不是因為文學上的,或者說文學並不是主要原因。因為雙雪濤、班宇、鄭執、賈行家等人的寫作高度並沒有超越遲子建,也沒有說比同代第一流的作家高出一籌,他們是新一代青年作家的佼佼者,但他們作品走紅,說來也是「時勢造英雄」。 因為他們在作品中書寫的東北故事,早在《白日焰火》《鋼的琴》等電影播出,在傳媒報導東北境遇的早幾年,這類敘事已經在大眾里有足夠沉澱,大眾理解它,也接納這個題材。所以,當它們集體被寫入文學,以一種抒情化的、鏡頭感充分的語言呈現出來時,讀者就容易被打動。 ... 電影《鋼的琴》劇照。 在這些作家的敘事中,我們通常發現:他們試圖書寫與時代變化緊密結合的人物,讓小說的意義不局限於自身。他們的小說里有一團化不開的迷霧,那是「一種溫飽基本得到保證之後的貧困,一種很容易被社會、尤其是被富人和中產階級有意忽略的貧困」(李陀語)事實上,這個現象不只發生於文學圈,幾乎整個文藝界都流動著這一變化。文學界的《冬泳》、《逍遙遊》、《仙癥》、《楊廣義》和《巨猿》等,電影界的《血觀音》、《風雨雲》、《暴雪將至》、《白日焰火》和《大象席地而坐》,那些勇敢的創作者,都選擇了直面現實,踐行著新的敘事語言嘗試。 但是,如何在書寫這些故事的同時避開獵奇的陷阱,在呼應現實的同時避免對讀者趣味的過度迎合,可能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問題。對已經成為時尚的東北文學,不必捧殺,也無需急於太早下定論。 2 打破創作困境,也要打破「懶惰的批評」 有趣的是,在東北文藝熱的同時,另一股潛流也在打破文學圈層壁壘,感染更多人的心理。生前處於文壇邊緣的林奕含、胡波,交出了真正激起純文學圈外讀者痛感的小說作品。林奕含對學者巧言令色的揭露、對被侵犯女性心理的精準刻畫,以及胡波對底層心態不加粉飾的呈現等,都對讀者有致命的吸引力。 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如果沒有作者之死,沒有具有噱頭的媒體話題的推動,《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和《大裂》《大象席地而坐》也不會進入公眾視野,事實上在作者之死前,他們的小說都寥人問津。所以,僅僅將文學失落的責任歸咎給作者是武斷的,即便作者寫出具有成為公共記憶潛質的小說,沒有意外事件的推動,作品的影響力也不會太大。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著,磨鐵圖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1月版 此外,這也和時下的寫作培養機制日益分為「學院寫作」和「類型寫作」有關。前者以「純文學」名義,重視小說在純藝術技巧的探索,但很少貼近當下日常生活的爭議事件(試圖貼近,又被學院腔淹沒),缺少吸引公眾的力量。「類型寫作」在故事上更多元,有更多類型上的進取,寫法更通俗,但容易程式化,並且由於市場需要,會犧牲掉一些作者個人的東西。 在學院深造的作者,大部分讀了很多文學書,可是對政治、經濟、哲學、歷史、社會學等其他科目了解有限,對公共議題討論缺乏興趣,對時代矛盾也不夠了解,所以在走出「純文學」邊界後,容易捉襟見肘。而對市場具有敏感度的作者,又因為和市場走得太近,創作上受商業資本、類型寫作套路的影響大,所以在作品思想性、鋒芒度上有所減弱,容易在迎合市場時失去超越庸俗成見的力量。 ... 《受戒》,汪曾祺著,新經典文化|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年7月版 回顧百年來白話文文學的演進,文學作品要成為公共記憶,往往需要作者介入時代浪潮,在創作主題上與時代議題貼近,或是代表某種新銳的審美力量,或是對社會觀念革新有所期許,比如魯迅的白話文小說代表作《狂人日記》、趙樹理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的《三里灣》、汪曾祺的小說《受戒》、王朔的系列小說,還有反映農民進城、改革開放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喬廠長上任記》等,都與時代議題緊密聯繫。 具體來說,評審們相對更歡迎深入鄉土、反映地域、回歸傳統、書寫平凡小事,或者在寫作技巧上有突破的寫作,因此,崛起的青年作者往往會有迎合這些特點的痕跡,為了更順利地發表,作者揣摩刊物風格是難免的。這時候,刊物評審的趣味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如今,年輕作家要發表嚴肅文學作品,仍是和從前一樣,主要靠投稿和參加文學比賽。投稿刊物郵箱,往往石沉大海,但如果有圈內名師推薦,又與編輯關係緊密,成功率會高出不少。年輕作家要在圈內有所斬獲,容易習慣了與編輯、學者、同門一道的舒適圈,不得不勻出大量時間參加圈內活動、應酬,乃至習得互相恭維的藝術。 ... 《冬泳》,班宇著,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2018年9月版 以上,筆者主要說的是作家與文學作品的關係,但文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既是作家與作品、讀者的互動,也是批評家、編輯和作家的良性交流。在文學史上,好的批評、編輯和優質文學是相輔相成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美國「迷惘的一代」海明威、福克納、沃爾夫、菲茨傑拉德等人,但少有人知道,其中幾個作家背後共同站著一個「天才的編輯」麥克斯韋爾·珀金斯,他是一個文學眼光獨特的人,也是給作家指明方向的人。嚴肅編輯和批評的在場,可以為作品保駕護航。 如果作者和批評家一味一團和氣,常常是,作者作者要出新小說,責編就會邀請熟悉的批評家寫評論,批評家寫出文采斐然的軟文,雙方皆大歡喜。在這樣的互動下,批評作為一項創造性工作,失去了它的重要性。 3 進入公共記憶,就是好的文學嗎? 行文至此,或許可以結束這篇文章,然而,有一個問題,是筆者應當回應,也是讀者們可能會關心的問題。文章提到文學進入公共記憶的重要性,可是,如今進入公共記憶的文學,它就必然是好的文學嗎?現在沉睡中、不被大眾發現的文學,它是不是就不是好的文學? 文學史上有很多現成的例子,告訴我們,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並沒有在第一時間進入公共記憶,而是歷經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被大眾接受。比如:斯科特·菲茨傑拉德最有影響力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在他生前銷量慘澹,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才重新被發現。卡夫卡的小說,如果不是他好友不聽建議,沒有焚燒其文稿,也不會有後面的轟動。近幾年流行的《斯通納》,實際上是幾十年前的文字,但作者傾注心力,換來的是現實的冷漠。用一時的成績,來判斷文學作品是否能流傳,是一種粗糙的看法,也有悖於文學史的經驗。 ... 《斯通納》,[美] 約翰·威廉斯著,楊向榮譯,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版 因此需要指出,當筆者談論當下文學在公共記憶中的退潮,並舉出一些事例時,想要說的並不是「當下進入公共記憶的文學,一定是永恆的文學」,而「暫時小眾的文學,就必然沒有生命力」。也不是在說,作品迅速進入公共記憶,就是衡量優秀文學的唯一標準。否則,那是對文學的一種魯莽冒犯。其實,當我們身處此刻,即便是最傑出的讀者,也無法斷定何者必將永恆,因為歷史的局限,將人拋於迷霧,但是,這不意味著當下的讀者就沒有能力甄別文學作品的好壞,無法判斷怎樣的文學更可能獲得長期的生命力。 文學審美是多元的,但怎樣的文學有生命力,往往是有經驗可循的。正因如此,即便《了不起的蓋茨比》處於最低潮的時光,「天才的編輯」珀金斯依然確信它的流傳,即便托馬斯·沃爾夫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作者,他的幾大箱文稿依然被珀金斯慧眼識珠,成為《天使望故鄉》。因為這兩部作品都深刻理解了美國青年,直刺幻夢背後的辛酸。他們以富有共情的文字、切入美國現代人精神困境的角度,有力地表現了那一代人的迷惘,因此得以流傳公共記憶。 富有生命力的文學,未必是當下流行的文學,也不必然是大眾的。但是,它要麼在文學技藝上有所創新,要麼有力地回應公共問題,表現一個共同群體的心境,否則,它哪怕文字流麗,也只是作者的一人獨舞,難以深入到更廣闊的境地。 當筆者談論那些深入公共記憶(注意,它不等於流俗)的作品,與其說是判斷永恆,不如說,它們提供了一種可能性,或者說文學介入公共議題的一種思路。文學並不提供答案,文學可以打破答案,好的文學總是有那麼一絲絲差異感,那差異令我們著迷,也指引我們看到人世間難以捉摸的部分。 ... 《了不起的蓋茨比》電影劇照。 進一步言說,作者同樣質疑的,其實也包括文學永恆論的說法。成為永恆是一種常見的文學至上論的標準,即,追求永恆的文字,比其他更重要,更符合文學的意義。這固然是一種經典解釋,但可以思考的是,追求永恆必然是文學作者的目的嗎?倘若放棄永恆,更追求當下性,它是否就是低一級的文學、不如永恆的文學? 永恆主義者無法理解卡夫卡為何選擇焚稿,也不曉得西蒙娜·薇伊這樣的天才,為何不去追求永恆的文學,而要烈焰赴這濁世,去殉那現實的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總是追求不朽,然而,我們的時代到底有多少人得以不朽,所謂的不朽,又真的是真理意義的不朽,還只是他暫時迎合了此世的審美,卻會在下一個世代被遺忘。文學至上論難以回答的是,如果不朽者不過萬中一二,那其他人的寫作是否就失去了意義,非虛構作家、新聞記者兼顧文學性的報導是否因它的速朽而顯得可笑? 放棄永恆的執念並不可恥,實乃多數人的宿命,投入當下,接受速朽,也不必然是庸俗。因為,有些文學是為後來者準備的,但有些文學服務於此刻。哪怕文學的信徒馬爾克斯也會承認,正是那些即時的文字給予他靈感,那些戰鬥於此刻、而非投入到永恆的火焰,淬鍊出真正不朽的文學。 換言之,投入當下的文字,和追求永恆的文字,本不是二元對立的。閃耀於公共記憶的、即時的文學,為我們這個時代或許仍在地下的波拉尼奧、普魯斯特們鋪橋搭路,而他們,不求永恆之神的饋贈,甚至以早逝告別此世,或許在文學歷史中,他們也終將速朽,可那又如何呢?曾風風火火走在這人間,不懼灰塵與湮滅毀我肉身,這是他們的道,也是謙卑者所奔赴的應許之地。 作者 | 宗城 編輯 | 徐悅東 校對 | 劉軍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ulture/pbmnva8.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50005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和美味覺異常改善中醫診所秀水手抖中醫推薦集集喉嚨異物感看什麼科芬園肩膀緊繃酸痛看什麼科
中州科大附近推薦壓力大中醫推薦 名間鄉頻尿看什麼科 網友都推薦的草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社頭肩膀緊繃酸痛看什麼科 中寮晚上淺眠看什麼科 ptt推薦的員林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埔心睡眠品質變差改善中醫診所 鹿谷鄉情緒緊張治療中醫 治療效果不錯的南投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大葉大學附近推薦睡眠品質變差治療中醫 田中味覺異常改善中醫診所 ptt推薦的溪湖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
留言列表